核心提示:该课在设计时,我尝试营造一种教学互动的积极氛围,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,了解历史,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,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。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置,如情境的特定想...
该课在设计时,我尝试营造一种教学互动的积极氛围,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,了解历史,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,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。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置,如情境的特定想像、历史视频、图片、已解密的机密文件等,使学生透视历史,体验和感悟历史。
可取之处:首先,当初选择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》这节课是考虑到能搜集整理的教学资料相对丰富些,备课中下载整理了包括9月3日阅兵式和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北的暴行等两组图片、视频,这些视听资料的运用使这节课变得更加的充实和直观,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,其次,让学生角色扮演比较成功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,来考虑西安事变后各方的站在不同利益角度所产生的想法。第三,探究环节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意识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第四,课堂升华比较到位,新课讲授完毕后让学生写出并当众说出想说的话(对日本政府,对日本人民,对中国,对青少年学生)最终使学生达到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。
不足之处:
1、设置探究性问题深度不够,虽然有这种探究意识,但并没有使探究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,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。
2、板书的书写不完善,没有突出重点;
3、上课刚开始时声音略小,激情不够,应善于用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。